■東莞新奧戶內維修員夜間錯峰上門服務
暴雨過后的夜晚,居民小區里格外寧靜,21時,正是人們在城市里奔忙一天后,享受煙火生活的愜意時光,而這時,城市煙火的守護者們,已悄然上線,為響應每一份用戶需求、護好每一戶燃氣安全而忙碌著……二十二年來,東莞新奧初心不改、服務不輟,無數類似的場景、無數個默默堅守的日夜,讓整座城市的“煙火氣”始終溫熱,讓千萬家庭的日常安全用氣有了扎實的支撐。
風雨前的“隱形防線”:
清晨5點的守護
8月3日清晨5點,天剛蒙蒙亮,東莞新奧謝崗中心站的王勇鵬和鐘勇龍已扛著鐵鍬站在樟木頭門站外。天氣預報稱,未來三天有強暴雨,他們要趕在暴雨來臨之前,給門站的排水溝做一次徹底的“體檢”。
“落葉積多了會堵,淤泥堵了排水,雨大了容易把設備淹沒。”王勇鵬蹲下身,徒手撿起溝里糾纏的樹枝;鐘勇龍則用鐵鍬把沉積的淤泥往桶里裝。三個小時后,近200米的排水溝徹底通暢,水流帶著落葉碎屑順暢匯入市政管網。王勇鵬松了一口氣:“這溝通了,后面供氣才能穩。”
這些藏在門站的清晨忙碌,看似離居民的灶臺很遠,卻是城市燃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正是這份“提前預防”,讓千萬家庭的灶火少了一份焦慮。
烈日下的“管網體檢”:
正午40℃的堅守
正午1點,黃江鎮裕元工業園區靈獅小鎮樓頂的調壓設備被烈日曬得滾燙,體感溫度遠超40℃。設備維護員杜永端攜帶激光檢漏儀和壓力檢測設備,沿扶梯攀至樓頂,逐一檢測調壓箱和閥門組接口。“壓力正常。”杜永端一邊記錄檢測結果,一邊擦拭從額頭不斷滴落的汗水。“夏季高溫對戶外設備真是嚴峻考驗。”杜永端解釋道,高溫不僅讓金屬部件燙得難以徒手接觸,更會導致密封材料老化、壓力波動增大。他的工具包里,除了必備工具、記錄本,還躺著藿香正氣水和冰袖——這是公司專門給戶外員工配的“清涼防線”。
就在幾天前的8月4日,怡和花園一帶遭遇過一場強暴雨,小區戶外燃氣調壓器因暴雨長時間沖刷導致內部進水,63戶居民用氣受影響,杜永端冒雨迅速趕往現場,在積水中排查、維修近3小時,最終于下午5時恢復供氣。“暴雨要搶速度,高溫得重細節,都是為了管網安全。”他說。
暴雨中的“暖心承諾”:
24小時不打烊的堅持
8月10日凌晨,嘉麗豪庭7棟1001室的業主白小姐因熱水器故障心急如焚,她試著聯系了戶內維修員吳航向。通過微信視頻,吳航向發現白小姐家的熱水器是2015年生產的,已超使用年限,便建議她更換新設備;但白小姐只能在次日晚上7點到家。8月11日暴雨依舊,18時30分,吳航向扛起新熱水器蹚水趕路,褲腳灌滿雨水也顧不上倒掉。19時整,他準時到達白小姐家,便立馬拆箱、組裝、調試,直到21時熱水噴涌而出。“這么大的雨,我還以為你不會來了。”白小姐的話里滿是意外,吳航向卻笑著說:“我們說過的話,肯定算數。”
同樣在8月14日的暴雨中,黃江鎮翠亨小區的魏女士正為灶火突然“罷工”發愁。接到報修電話的網格員李彩勇,抓起工具包就沖進雨里。抵達時,他的工裝已濕透,褲腳滴著水,很快,他找到問題根源,高效完成維修。維修間隙,李彩勇還沒忘叮囑:“平時開關閥要輕擰,每月可以自己用肥皂水測測接口漏不漏氣。”轉身時,他瞥見灶臺有些松動,又主動拿出玻璃膠加固,最后掏出抹布把灶臺擦得锃亮。“這么惡劣的天氣還趕來,服務還這么細,太感謝了!”魏女士的稱贊,成了暴雨里最暖的回饋。
雨中的“守護者”:
車流中的溫暖接力
8月19日上午11時,清溪鎮的暴雨還在持續。巡線員劉成雨駕車路過時,視線突然被一個小小的身影拽住——一名約四歲的女童光著腳,渾身濕透,正搖搖晃晃地橫穿車流,幾次險些被駛過的車輛碰到。
劉成雨立刻停穩車,拉好手剎,冒雨沖下車。來不及多想,他站在車流中,揮舞著雙手指揮車輛減速、避讓,為女童開辟出通路。隨后,劉成雨把孩子護送到路邊商鋪的屋檐下,拿出手機撥打110。掛了電話,他一直守在孩子身邊,并加以安撫,直到十分鐘后民警趕到。
“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確認民警身份后,劉成雨才轉身回到車里,繼續奔赴下一個工作點。當天傍晚,劉成雨特意再次撥打110詢問,得知孩子已經被父母接回家,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風雨后的“24小時”:
心系用戶的責任
在東莞新奧,暴雨后24小時復檢制已實行多年,就像這次暴雨,他們提前給23處低洼管網加了防水圍擋,雨中每小時監測一次水位,雨后挨家挨戶回訪。
三天前的暴雨過后,積澇初退,黎扳龍并未因天氣好轉而有絲毫松懈,他心系商戶安全,主動增加巡視頻次,逐戶走訪排查隱患,當巡查到一家湘菜館時,發現店鋪內地面輕微隆起,墻角有水漬——這是雨水滲入的信號。他當即幫著清理積水,又仔細檢查被浸泡的區域:“水泡久了會影響建筑結構、電路安全,還可能影響燃氣管道。”得知商戶買了財產險,他還手把手教王老板收集現場照片:“得拍清水漬范圍和受損物品,清單要寫清楚數量和價值。”
“黎師傅真是太負責了,如果不是他及時發現和提醒,我們的損失就大了。”王老板感激地說。黎扳龍擺擺手:“雨停了不代表沒事,必要的排查一定要仔細。”他的筆記本上,記著暴雨后24小時的工作清單:排查低洼處設備,復檢商戶管道,回訪重點用戶……
夜色里的“錯峰換表”:
讓深夜的廚房不熄暖光
8月19日21時左右,網格員陳賢達和廖小安背著工具包,走進東城盈彩美地小區一名用戶家——這是提前預約的“錯峰換表”,專門選在用戶下班后的時間。
舊燃氣表拆下來時,陳賢達掏出酒精棉片,仔細擦拭表面的數字和接口:“您這表超期了,新表計量更準,也更安全。”安裝新表時,他的手指反復摩挲接口處的橡膠密封圈,每擰一圈螺紋都微微俯身觀察,“這地方得擰勻,松了漏氣,緊了容易裂,差一點都不行。”
廖小安在一旁拿著筆記本記錄:“2025.8.19,21:20,盈彩美地小區用戶家,新表編號……,壓力檢測穩定。”換好燃氣表后,兩人又打開灶具點火試氣;看到藍色火焰穩定燃起,又用檢漏儀認真檢查是否泄漏。兩人離開時,已近22時。
城市煙火里的承諾:
讓您滿意是新奧人永遠的追求
從清晨到深夜,這團藍色火焰的每一次跳動,都連著一雙雙認真細致的眼睛、一雙雙強勁有力的手:是王勇鵬、鐘勇龍風雨前筑牢的“隱形防線”,是杜永端正午高溫下濕透的工裝,是吳航向、李彩勇暴雨中踐行的承諾,是劉成雨車流里伸出的援手,是黎扳龍24小時不松懈的回訪,是陳賢達、廖小安深夜換表時擰穩的螺紋……
這些身影,是“東莞新奧的小黃人”,亦是東莞這座城市的“煙火守護者”。莞城的腸粉攤蒸汽不斷,工廠食堂的大鍋菜翻滾不停,深夜的廚房還亮著溫暖的燈……城市的煙火氣之所以動人,不僅因為它藏著三餐四季的滋味,更因為總有一群人,用24小時的平凡堅守,讓這份滋味里永遠帶著“安心”的底色。
二十二年來,東莞新奧以初心守煙火,以責任護民生,讓每一個東莞人的生活,都因這份守護而更溫暖、更安心。